常见问答
消声室校准规范
消声室校准规范
一、适用范围
本规范适用于消声室和半消声室声学特性的确定和评价,涵盖自由声场频率范围、空间范围及本底噪声等关键指标的校准。消声室通过铺设高效吸声材料形成自由声场,半消声室则通过设置反射面模拟半自由场环境,两者均广泛应用于电声器件测量、噪声源声功率级测定及声学研究等领域。
二、引用标准
校准过程需遵循以下核心标准:
JJF 1147-2006:明确消声室声学特性校准方法,包括自由声场偏差限值、本底噪声测量要求等。
ISO 3745:规定噪声源声功率级测定的精密方法,对消声室自由场偏差提出国际通用要求。
GB/T 3102.7、GB/T 3947:统一声学计量术语、定义及单位,确保校准数据可比性。
三、关键术语
自由声场:声波传播不受边界反射干扰的空间,声压级随距离增加按反平方律衰减。
本底噪声:消声室内无外部声源时的环境噪声水平,反映空间隔声性能。
吸声系数:材料吸收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,高效吸声材料(如尖劈结构)可使吸声系数接近1。
四、计量特性要求
自由声场频率范围与空间范围
电声测量用途:声压级与反平方律理论值偏差≤±1.0dB(1/3倍频带中心频率800-5000Hz)。
噪声源测量用途:
消声室:≤630Hz时偏差≤±1.5dB,800-5000Hz时≤±1.0dB,≥6300Hz时≤±1.5dB。
半消声室:≤630Hz时偏差≤±2.5dB,800-5000Hz时≤±2.0dB。
本底噪声
室内本底噪声级需比被测声源声压级低至少15dB,精密消声室通常要求≤20dB(A)。
五、校准条件
环境参数
温度:15-30℃
相对湿度:30-80%
气压:80-103kPa
背景噪声:低于被测声源10dB以上。
设备要求
信号发生器:幅度稳定度优于±0.1dB(JJG607-2003)。
功率放大器:频率响应优于±0.2dB,稳定度±0.1dB。
测量放大器:频率响应优于±0.2dB,稳定度±0.1dB。
传声器:符合IEC61094-4 WS2F/WS2D型要求。
声校准器:满足JJG176-2005 1级精度。
测试声源:近似点声源,无指向性偏差符合表2要求(如800-5000Hz时消声室≤±2.0dB)。
六、校准项目与方法
基本检查
核查消声室地理位置、几何形状、隔声隔振结构及吸声构件安装状态。
确认半消声室反射面材料吸声系数≤0.06(100Hz-10kHz),避免反射干扰。
检查室内是否存在固定反射体,若无法移除需采取吸声处理。
自由声场校准
声源布置:
消声室:声源中心位于几何中心或对角线一端,距吸声面≥0.15m。
半消声室:声源中心位于反射面中心,声中心距反射面≤0.15m。
测量路径:沿至少5条直线路径移动传声器,测点间距≤0.1m,最终测点距吸声面≤0.075m。
数据处理:计算声压级与反平方律理论值的偏差,验证是否符合表1限值。
本底噪声测量
在消声室内选取3-5个测点,依次测量A计权声压级及1/1倍频带声压级,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本底噪声级。
七、校准周期与报告
校准周期:根据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确定,建议定期校准以确保持续符合标准。
校准报告内容:
证书编号、校准日期及地点。
被校消声室描述及校准依据标准。
校准环境条件、所用设备信息及校准结果。
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复校时间建议。
校准人员与核验人员签名。